岁序更替,华章日新。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攻坚之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之年,是学校第四次党代会胜利召开之年,是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向前推进的关键之年。这一年,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团结带领全院师生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圆满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学院各项事业取得新成绩、展现新形象、迈上新台阶。
突出党建领航,融合赋能促发展。学院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把旗帜鲜明讲政治贯穿办学治院各方面全过程。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理论武装,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凝心铸魂、推动工作。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及时召开启动会和总结会,制定实施方案,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深化固本强基,创新编发《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党建工作制度汇编》。打造“党建+”引擎,驱动融合发展,完成1项省级党建课题、5项校级党建特色项目结题,申报省党建研究会2024年度优秀课题1项;学生党支部获评校“先进党组织”;1人获评校“优秀党务工作者”,3人获评校“优秀共产党员”。
坚持立德树人,提质增效育桃李。学院认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紧扣打造辽宁新时代“六地”目标定位,以“东北抗联精神”+“钢铁文化”双育人模式为引领,强化冶金新质人才培养,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进步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1名学生荣获2024年度宝钢优秀学生奖;在2024年“万生进百企、钢铁筑脊梁”全国钢铁行业院校学生主题实践中张鹏老师指导的“铁骨凌云队”荣获优秀团队。学院考研率稳居学校前列,人才适应行业需求,就业质量不断提高,行业企业就业率占毕业生总人数50%以上,超70%以上毕业生留在行业内从事本专业领域工作。开展访企拓岗60次,获评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2项、先进个人3人。
学院强化服务行业,基于成果导向(OBE)教育理念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保证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更好地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夯实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聚焦国家一流专业建设,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项,辽宁省教育教学信息化交流活动微课省级三等奖1项、高质量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项,校教学名师1人、教研项目4项、课程思政示范课3门,获第一届新时代高校“钢筋铁骨”育人共同体课程思政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1项,校“教师大练兵”单项赛道优秀奖4项,校“教师大练兵”青年赛道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发表教改文章4篇。同诺索夫马格尼托戈尔斯克国立技术大学建立合作意向。

强化平台建设,数智赋能显成效。锚定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围绕“数字化”和“双碳”重大战略,数智赋能,建设新能源汽车一体化压铸产业学院和冶金新材料产业学院两个校级现代产业学院,获捐400T一体化压铸机一套。建成“智慧冶金综合实训中心”,将现代化钢铁企业智慧集控中心“搬进”课堂,把企业复杂工程问题融入教学,营造了先进钢铁企业数字化、智慧化、集中化生产管控的工作环境和情景模式,培养学生掌握现代智慧集控中心模式下的生产管控和异常处置能力。为实现科教融汇、产教融合提供了有效的平台支撑。

夯实学科基础,引育并举汇英才。面向辽宁“万亿级冶金新材料基地”建设目标,依托省级重点实验室和辽宁省钢铁产业产学研创新联盟,校企合作开展技术攻关,积极推进硕士点建设单位申报工作。同本溪工具股份有限公司共建“高端刀具与智能切削技术产业研究院”。获得省部级科技奖二等奖2项,新增1个校级先锋科研团队,获评校科技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名教师荣获科技工作先进个人。引进高水平优秀博士5名,培育博士2名。获批纵向项目21项、横向项目17项,到款369.06万元。发表论文19篇,其中SCI检索3篇、EI会议论文检索8篇、核心期刊1篇。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4项。发表专著1本。为行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科技与智力支撑。
秉承学生中心,专创融合获突破。秉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持续推进“一院一品牌”建设工作,科教融汇、专创融合效果显著。承办辽宁省高校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暨第十三届全国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复赛(辽宁赛区)。全年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大赛696项,其中获特等奖2项,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获国家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9项;省级一等奖18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38项、优秀奖15项;学生在导师指导下发表学术论文16篇、知识产权授权12项。
铸魂育人守初心,砥砺前行谱新篇。2025年,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将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围绕学校第四次党代会“7375”工作部署和高质量发展“10456”战略目标,锚定学院“12345”工作思路,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打好打赢辽宁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决胜之年决胜之战,为培养“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离不开”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